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众惠相互董事长李静:将普惠作为愿景和使命,走出中国式相互保险发展之路|探寻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时间:03-14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326

众惠相互董事长李静:将普惠作为愿景和使命,走出中国式相互保险发展之路|探寻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众惠相互董事长 李静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吴敏 北京报道近期,党中央在对金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时提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意味着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我国金融系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提升金融软实力、建设金融强国指明了方向。作为国内首家相互保险组织,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下称“众惠相互”)以其独特的机制、风险保障职能以及普惠特质,在中国金融市场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那么,众惠相互是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助力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在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方面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对此,《华夏时报》记者专访了众惠相互董事长李静。《华夏时报》记者:您是如何理解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将给金融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李静: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既要加强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等“硬实力”,更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提升金融软实力。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理念的提出,对于建设金融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尤其对于保险行业有特别重要和特别深远的意义。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保险行业的文化底色和发展基石,是保险企业发展的使命和价值观,也应该是保险行业从业人员的座右铭。《华夏时报》记者:您认为应该如何去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李静: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能和作用,促进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即需要“硬实力”建设,也需要通过文化的力量和作用来促进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软实力”提升。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一是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不逾越底线、不触碰红线,引导金融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发展观和风险观,为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二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秉持“以义取利”的价值观念,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金融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三是要增强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提升金融参与者的法律意识和遵循度,促进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四是作为金融机构,要紧扣金融强国建设目标,以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着力点和突破点,坚定不移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保险力量。将普惠金融作为愿景和使命 走出中国式相互保险发展之路《华夏时报》记者: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金融系统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众惠相互在这方面做了哪些探索和实践?李静:从最初的人类互助共同抵御自然灾害,到演变成一种金融工具来管理风险,提供金融补偿,帮助人们更好地创造美好的生活,保险生来即充满“善”意。相互保险作为保险的原始形态,更好地继承了互助共济的精神,充满公益普惠的属性。众惠相互作为首家全国性相互保险组织,Slogan是“呵护向善的力量”,继承了传统优秀的中华文化,基因中就自带“善”意,不为短期利益所惑,而为长远价值所谋,以人为本,坚持用科技赋能初心、弘扬保险的本源互助精神,搭建起持续为会员创造价值的生态体系。作为保险行业的新生力量,我们一直在努力,以五篇文章为着力点和突破点,发挥相互保险独特价值优势,为金融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多层次保险市场的建设以及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升民生福祉贡献一份力量。作为普惠型保险机构,众惠相互自2017年开业,就是专注特定领域、特定人群,以相互制机制打造普惠保障新模式。例如,面对货运车出险概率高、保障缺乏等问题,众惠相互联合多个平台陆续开发产品,结合货车司机的活动场景,创新组织安全倡议及安全测试等服务活动,影响从业人群超千万人次,有效增强货车司机安全驾驶意识,其承保会员事故发生率较往年下降超31%,实现了可量化和有效的风险减量服务。在专病领域,众惠相互针对带病慢病人群开发专属的保险产品,通过与垂直领域龙头企业融合发展,借鉴其常年积累的病例数据和特病服务能力,设计适应该病种的健康管理服务内容,提供直达会员实际需求的健康管理。以慢性肾脏病为例,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发肾病相关产品共计16种,涉及透析、肾脏移植手术、血液灌流、肾穿刺、造瘘手术、甲状旁腺切除术等,包含意外、医疗、津贴保障责任,实现了分病种、分年龄、分性别、分阶段定价,为目前国内最全的肾病领域保险。面对我国老龄化加深的现状,众惠相互联合公益机构发起“万户健康”公益项目,为100岁以内的慢病老人提供重疾和门诊医疗保险、恶性肿瘤等保障。此外,还陆续开了近10款老年人意外、医疗及重疾产品,以纯粹的风险保障性产品,将资源最大限度用在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务方面,以提高老人的抗风险能力。众惠相互还在广西联合当地总工会依托医保及职工大病互助,开展职工住院医疗补充保障,不限制健康状况和既往症,投保条件宽松,基础保额超200万元,累计承保人数近40万人,累计赔款支出超过1000万元,以互助统筹方式进一步提升保障能力;在深圳首创“意外+医疗”城市型普惠保,与传统保险产品不同,其具有相互保险基因,当地参保居民可享有结余分配权益,至今累计5期超10万人参保,30%以上为新市民。《华夏时报》记者: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未来众惠相互有哪些规划?李静:诸多实践证明,相互保险这种以会员价值最大化和互助共济为导向,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倡导方向高度契合,是我国普惠保险发展取向的应然选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时代事宜。众惠相互将把普惠金融作为愿景和使命,坚定地走出中国式相互保险发展之路。同时,我们将着眼于实体经济建设,聚焦新市民、“一老一小”、带病慢病、乡村振兴等场景,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惠而不费的优质保险服务,践行金融的为民担当。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